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昆虫刺吸电位技术及应用

第九章 新波形的研究方法

自EPG技术出现后,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取食行为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有关蚜虫的EPG波形和行为的关系也被研究得相当透彻,便利于研究者们使用现有的波形推测蚜虫的行为。同时,EPG技术也被应用于其他刺吸式口器昆虫的行为研究,如叶蝉 (Miranda et al.,2009)、粉虱(Janssen et al.,1989)、褐飞虱(Seo et al.,2009)、粉蚧(Calatayud et al,1994; Cid and Fereres,2010; Huang et al.,2012) 等。然而,如果要研究一类前人没有研究过的刺吸式昆虫的取食行为,就必须首先建立昆虫行为和EPG波形之间的关系的模式 (闫凤鸣,2002)。本章介绍几种取食行为和波形相关性研究的常用技术手段 ......     (共325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第一章 昆虫刺吸电位技术的历史、原理及应用概述

    ElaineA.Backusa提要:研究半翅目昆虫的取食、对植物的损伤过程和植物病原的传播机制等存在极大挑战,这主要是因为这类昆虫特化的刺吸式口器对植物组织进行刺探时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直至50多年前昆虫

    1559字 106
  • 一、昆虫刺吸电位技术的历史和原理

    (一)基本原理如图1.1a所示,使用导电胶将细金丝(10~60μm)粘在昆虫背板上,并将昆虫接入与监测仪相连的放大器的输入端,昆虫就成为电路的一部分了。监测仪还可监测植物电势,图1.1a中Vs即为植物—

    4081字 105
  • 二、确定EPG波形生物学意义的基本原则

    EPG波形生物学意义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①通过唾液鞘的组织学研究、切断刺探中的口针和(或)截断口针的溢出液体分析等手段确定口针尖端在植物组织中的确切位置(例如,维管组织和非维管组织);②通过透明人工

    1113字 103
  • 三、蚜虫EPG应用于IPM研究

    使用EPG研究半翅目害虫的行为特征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蚜虫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EPG的一个主要应用就是评价寄主植物的抗性。蚜虫在敏感植株和抗性植株或寄主植物与非寄主植物上的行为特征为研究者提供

    1201字 115
  • History,Principles,and Summary of Applications of Electropenetrography (EPG)

    ElaineA.BackusaABSTRACTStudyingthefeeding,plantdamage,andtransmission(i.e.acquisition,retention,andin

    33864字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