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长安粟特艺术

第二节 祆教与祆祠

分类:长安粟特艺术2808字

如前文所述,入华粟特人所信仰的祆教并未有系统的经典和神像,而且也不致力于向汉人推广。因而入华祆教给汉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唯有胡商祈福聚火咒诅及萨满通神之类的胡风胡俗。然而,随着粟特人大规模地入华,祆教毕竟是一门独立存在的宗教,需要有公共的地方,供粟特人在此进行事火、敬神等宗教仪式。于是祆祠的建立就成为了必然。但北朝时期祆祠的存在尚无史籍记载,推测是因为在唐以前被荒废或者被忽略而未见于文献,但文献中却有记载北朝祆教的流行和影响。《隋书》卷七《礼仪志》记载:

(北齐)后主末年(576),祭非其鬼,至于躬自鼓舞,以事胡天。邺中遂多淫祀,兹风至今不绝 ......     (共2808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第一章 粟特人与琐罗亚斯德教

    粟特民族是古代内陆中亚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生活在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这一地区在历史上被称为索格底亚那,它地处丝绸之路的北道和中道上,依靠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粟特人素以四处经商而谋生。由于多

    340字 116
  • 第一节 历史上的粟特人与粟特地区

    粟特人,在中国文献中又被称为昭武九姓、九姓胡、粟特胡等等。在人种方面,他们是属于伊朗系统的中亚古代民族;在语言方面,他们是操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中的东伊朗语的一支,即粟特语(Sogdian);在文字方面,粟

    412字 114
  • 一、历史上的粟特地区

    历史上的粟特地区是由众多的城邦国家组成的,有康国、安国、曹国、何国、米国、史国、石国等等。其中以撒马尔干(Samarkand)为中心的康国最大,它常常是粟特各城邦国家的代表。此外,以布哈拉(Bukhar

    2254字 103
  • 二、粟特地区的历史

    粟特地区境内多为山间盆地,绿洲地区素来以农耕业为主,同时畜牧业也很发达,是以农耕为主兼及游牧业的绿洲城邦国家,其“土沃,宜禾,出善马”,其人“嗜酒,好歌舞于道”,其风俗“以十二月为岁首,尚佛屠法,祠祆神

    6110字 93
  • 第二节 粟特人与琐罗亚斯德教

    中古时期的粟特人大都信仰的是琐罗亚斯德教,所以粟特文化与这个宗教是无法分开的。琐罗亚斯德教源于古代伊朗,是世界史上一大著名的宗教,因创始人叫琐罗亚斯德(Zoroaster)而得名。在中国,琐罗亚斯德有很

    737字 105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