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汉至北朝时期的入华粟特人
关于中原同中亚物质文明的交流史,应该远比文献记载要早。《史记·大宛列传》载:
自大宛以西至安西,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善市贾,争分铢。[1]
这里所说的“自大宛以西至安西”的地理位置,正是锡尔河和阿姆河之间的粟特地区,“深眼”、“多须髯”的面部特征,是粟特人的典型相貌,“善市粟,争分铢”恰恰也是粟特民族的特点。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断粟特人与中原的交往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丝绸之路开通以后,粟特地区与中原的往来得到进一步加强,汉王朝与粟特地区互通使者,大量商人陆续东来贩易。当时中亚最大的国家是康居, ...... (共4718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