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长安粟特艺术

一、唐长安的粟特人聚落

分类:长安粟特艺术6190字

唐代社会具有极其深远的国际影响力,大批的域外人士以各种方式来到中原,或短居,或永久居留。粟特人的入华尽管不是始自唐代,但这一时期是粟特人入华的一个高潮。粟特人入华或是以使臣、质子的身份,或是随突厥降唐的部落首领、子弟,或是前来传播佛教、景教、摩尼教的僧侣,或是来华贸易经商。长安作为唐帝国的中心,自然成为了粟特胡人在华最重要的聚集地之一。

入华粟特人中,有一些是粟特诸国的贵族或者是部落的首领,他们进入中国有的是使臣,有的是质子,还有的是俘虏。他们入华后,很多人都成为了唐政府的官员和将领。贞观四年(630)唐太宗攻灭东突厥汗国后,颉利可汗 ......     (共619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第一章 粟特人与琐罗亚斯德教

    粟特民族是古代内陆中亚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生活在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这一地区在历史上被称为索格底亚那,它地处丝绸之路的北道和中道上,依靠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粟特人素以四处经商而谋生。由于多

    340字 117
  • 第一节 历史上的粟特人与粟特地区

    粟特人,在中国文献中又被称为昭武九姓、九姓胡、粟特胡等等。在人种方面,他们是属于伊朗系统的中亚古代民族;在语言方面,他们是操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中的东伊朗语的一支,即粟特语(Sogdian);在文字方面,粟

    412字 114
  • 一、历史上的粟特地区

    历史上的粟特地区是由众多的城邦国家组成的,有康国、安国、曹国、何国、米国、史国、石国等等。其中以撒马尔干(Samarkand)为中心的康国最大,它常常是粟特各城邦国家的代表。此外,以布哈拉(Bukhar

    2254字 103
  • 二、粟特地区的历史

    粟特地区境内多为山间盆地,绿洲地区素来以农耕业为主,同时畜牧业也很发达,是以农耕为主兼及游牧业的绿洲城邦国家,其“土沃,宜禾,出善马”,其人“嗜酒,好歌舞于道”,其风俗“以十二月为岁首,尚佛屠法,祠祆神

    6110字 94
  • 第二节 粟特人与琐罗亚斯德教

    中古时期的粟特人大都信仰的是琐罗亚斯德教,所以粟特文化与这个宗教是无法分开的。琐罗亚斯德教源于古代伊朗,是世界史上一大著名的宗教,因创始人叫琐罗亚斯德(Zoroaster)而得名。在中国,琐罗亚斯德有很

    737字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