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长安粟特艺术

第一节 墓葬美术中的粟特人

分类:长安粟特艺术584字

西安以南是秦岭,秦岭是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水岭。秦岭北麓峪口众多,有七十二峪之说,水系众多,人们常说的“八水绕长安”指的是渭河、泾河、浐河、灞河、沣河、涝河、潏河、滈河这八条河流,除泾、渭二水之外,其他六水均发源于秦岭。河流冲击,形成大量塬地。西安周边多塬地分布,有白鹿原、少陵原、龙首原等等。其中龙首原位于今西安城北1.5千米,是秦汉至北周时期长安城以东重要的墓葬区,就是在这里陆续发现了几座中亚人的墓葬。200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龙首原大明宫乡炕底寨村发掘了同州萨保安伽墓,2003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大明宫乡井上村发现了凉州萨保史君墓,20 ......     (共584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第一章 粟特人与琐罗亚斯德教

    粟特民族是古代内陆中亚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生活在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这一地区在历史上被称为索格底亚那,它地处丝绸之路的北道和中道上,依靠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粟特人素以四处经商而谋生。由于多

    340字 118
  • 第一节 历史上的粟特人与粟特地区

    粟特人,在中国文献中又被称为昭武九姓、九姓胡、粟特胡等等。在人种方面,他们是属于伊朗系统的中亚古代民族;在语言方面,他们是操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中的东伊朗语的一支,即粟特语(Sogdian);在文字方面,粟

    412字 115
  • 一、历史上的粟特地区

    历史上的粟特地区是由众多的城邦国家组成的,有康国、安国、曹国、何国、米国、史国、石国等等。其中以撒马尔干(Samarkand)为中心的康国最大,它常常是粟特各城邦国家的代表。此外,以布哈拉(Bukhar

    2254字 106
  • 二、粟特地区的历史

    粟特地区境内多为山间盆地,绿洲地区素来以农耕业为主,同时畜牧业也很发达,是以农耕为主兼及游牧业的绿洲城邦国家,其“土沃,宜禾,出善马”,其人“嗜酒,好歌舞于道”,其风俗“以十二月为岁首,尚佛屠法,祠祆神

    6110字 98
  • 第二节 粟特人与琐罗亚斯德教

    中古时期的粟特人大都信仰的是琐罗亚斯德教,所以粟特文化与这个宗教是无法分开的。琐罗亚斯德教源于古代伊朗,是世界史上一大著名的宗教,因创始人叫琐罗亚斯德(Zoroaster)而得名。在中国,琐罗亚斯德有很

    737字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