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长安粟特艺术

第五章 长安地区的粟特人艺术

分类:长安粟特艺术458字

中古时期,粟特人是活跃在中国的外来民族,过去对于这个生活在中原的民族的认识都是通过古籍文献、敦煌文书以及出土的墓志碑刻上的文字信息,因此我们了解到了粟特地区的地理位置,粟特人善于经商的特点,粟特人东入中原的路线,粟特人信仰拜火事火的火祆教,粟特人留居中国的方方面面的零散信息等等,但这些资料仅限于文字,关于图像上的粟特人,我们知之甚少。但20世纪末开始陆续出土了几个粟特人的墓葬,为我们补充了图像上的空白,使我们对于粟特人的家居生活、宗教信仰、政治往来、民情葬俗等方面都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引导学界去关注、印证了一些散存的文物。目前 ......     (共458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第一章 粟特人与琐罗亚斯德教

    粟特民族是古代内陆中亚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生活在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这一地区在历史上被称为索格底亚那,它地处丝绸之路的北道和中道上,依靠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粟特人素以四处经商而谋生。由于多

    340字 118
  • 第一节 历史上的粟特人与粟特地区

    粟特人,在中国文献中又被称为昭武九姓、九姓胡、粟特胡等等。在人种方面,他们是属于伊朗系统的中亚古代民族;在语言方面,他们是操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中的东伊朗语的一支,即粟特语(Sogdian);在文字方面,粟

    412字 115
  • 一、历史上的粟特地区

    历史上的粟特地区是由众多的城邦国家组成的,有康国、安国、曹国、何国、米国、史国、石国等等。其中以撒马尔干(Samarkand)为中心的康国最大,它常常是粟特各城邦国家的代表。此外,以布哈拉(Bukhar

    2254字 104
  • 二、粟特地区的历史

    粟特地区境内多为山间盆地,绿洲地区素来以农耕业为主,同时畜牧业也很发达,是以农耕为主兼及游牧业的绿洲城邦国家,其“土沃,宜禾,出善马”,其人“嗜酒,好歌舞于道”,其风俗“以十二月为岁首,尚佛屠法,祠祆神

    6110字 96
  • 第二节 粟特人与琐罗亚斯德教

    中古时期的粟特人大都信仰的是琐罗亚斯德教,所以粟特文化与这个宗教是无法分开的。琐罗亚斯德教源于古代伊朗,是世界史上一大著名的宗教,因创始人叫琐罗亚斯德(Zoroaster)而得名。在中国,琐罗亚斯德有很

    737字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