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茶马古道民族志

古道文献

分类:茶马古道民族志2005字

关于龙蟠境内茶马古道的文献记载寥寥,但仍有一些粗略历史线条可查寻,尤其是依据清朝中叶以来的地方史志,内地文人、官绅的游记,可对古道历史有个大致的了解。

一、渡口的记载

关于龙蟠境内茶马古道线路,在乾隆年间的《丽江府志略》中记载较详,如书中“金沙江渡”下有载:

在城北五十五里阿喜汛,出中甸要路,设有官渡。按《图说》:金沙江自铁桥而西,北有其琮渡口,路通蒙蕃,今为蕃所据。又有各桥头渡口,又南有喇沙漠渡口,转而东,有阿喜渡口及金江大渡口,过雪山而东,至故宝山州,北有大具渡口,折而南,有俸可渡口,又南,有梓里渡口,俱在金沙江上。今皆禁止,不 ......     (共2005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何为“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这名字,听起来很古老,说起来很传奇,它的产生却只有短短的20年,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条古道只有这弹指20年!它的产生,在学术界较为通行的茶马古道的起始时间是在唐代初期,算来这条古道已存在一千多年

    2647字 101
  • 纷争中的茶马古道[1]

    自1990年提出了“茶马古道”这一概念,短短的20年时间里,“茶马古道”实现了由学术概念向实体概念的转化。国家文物局近期提出把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茶马古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的战略规划,茶马古道的保护

    6667字 95
  • 茶马古道文化圈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6世纪后期,

    15356字 101
  • 第二章 茶马古道的丽江记忆

    就茶马古道的核心区而言,主要指滇、川、藏三大区域,而丽江刚好位于这三大区域的交汇区域,突显了在茶马古道上的特殊地位。本部分重点阐述丽江与茶马古道之间深刻复杂的历史关系,这一历史关系既对茶马古道的形成、拓

    187字 98
  • 丽江史略

    丽江因金沙江在此绕行600多公里而名。收藏在国家博物馆的“丽江人”化石属于更新世晚期的“智人”阶段,证明了早在5万~10万年前丽江就有了人类活动。秦汉时期,纳西族先民已经从河湟地区迁徙到了大渡河、雅砻江

    2583字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