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兴废
渡口的设置与国家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清王朝到顺治时期,国内形势趋于稳定,西藏纳入中央王朝统一版图中。经过多年战乱后,藏区民众饱受物资匮乏之苦,尤其是茶叶成为紧缺物资,所以达赖喇嘛向朝廷提出恢复茶马互市要求。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批准在北胜州(今永胜)开辟茶马互市。20年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达赖喇嘛要求开辟、扩大通商口岸于中甸境内的金沙江边,云贵总督范承勋奏请朝廷后,准予在中甸开设互市的要求,并在木敝湾[1]“遂设渡通商贸易”[2]。木敝湾对岸为阿喜渡口,它的崛起与这一历史事件是联系在一起的。
图67 民国时期阿喜里地图
在社会动乱的非和平时期, ...... (共1030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