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楼观道源

明代楼观概略

分类:楼观道源7275字

道教流传至明清,总体上呈现出停滞和衰落之势。汉代道教本产生于民间,流传于社会下层,以符箓神水悔过等简单方术为人治病驱邪,救民急难,故能与农民起义结合。魏晋以后至于隋唐,教团组织渐严,高道多出于士大夫之家,与封建政权关系密切,故黄白金丹之术、长生不死之说大张,主要适应于贵族世家之心理,下层民众难以企及,宫观宏大,道产日丰,成为封建经济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五代两宋以至金元,黄白金丹之术与长生不死之说,弊端显露,终于无验,于是为适应当时心性学说的社会思潮道教出现了一场改革,全真道应运而生,内丹学代替外丹术,性命双修、先性后命代替了炼 ......     (共7275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楼观道源

    老子、关尹与楼观关系考

    大凡古今中外的任何一种宗教,总是要从本民族的古代文化传统中,寻找或者确认自已的理论渊源,以古代的某一个理论权威或思想派别作为建立自己教理教义的理论基础,增强号召力和说服力。中国道教就是以老庄思想特别是

    9672字 42
  • 资料篇——研究楼观道的史料依凭

    大凡研究道教史的古代学人与时贤,都深感研究道史以资料为难。资料之难主要原因不在于来源缺乏,而在于对资料真伪及其价值的判断。从道教创立之初,就有不少高道名士不断进行道教经戒科仪的造作和道史传记的编纂,历代

    1250字 99
  • 第一章 《楼观内传》考略

    《楼观内传》是魏晋隋唐间楼观高道先后相续编撰的二卷本道教楼观派宗派史传记,其中既收录了先秦两汉间有关楼观的传说,又记载了魏晋隋唐间道教楼观派形成时期的有关资料,因而是研究楼观道前史和楼观派形成兴盛时期的

    115字 90
  • 撰人、成书年代及史籍对它的著录

    《楼观内传》,全称为《楼观先师传》、《楼观先生本行内传》,或《楼观内传》、《楼观传》。各种道书所用名称虽异,内容则大体相同。全书共三卷,卷一述魏晋以前之楼观原始,故又名《楼观本起传》。(一)古人对《楼观

    2657字 95
  • 主要内容及其史料价值

    《楼观内传》 三卷,今已亡佚,要确切议论其具体内容及其史料价值,自然有不少困难。但是,《楼观内传》 问世之后,曾经广为流传,并被各种道书反复引用,因此,它的主要内容仍然通过这些现存道书的引文流传和保存

    5668字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