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楼观道源

清代楼观的复兴

分类:楼观道源6516字

楼观和全真道经过明朝近300年的长期沉寂之后,到了清代前期曾出现了一二百年的中兴时期。特别是雍正、乾隆两朝,梁一亮、刘合仑等楼观高道,借全真道龙门派的中兴之势,几次大修楼观说经台,使台上老子祠、藏经阁、四子堂、灵官殿、迎仙门、碑厅及道寮斋堂规模全俱,面目一新,接待天下十方道友,常住道士亦常至百余至200人,成为北方全真的著名十方丛林,丛林制度及宫观管理比元、明两代更为严密。如就道众数量、宗教戒律和宫观管理制度而论,清代楼观实超过以往各代,是楼观道发展至成熟的阶段。

(一)清代前期全真道的中兴

清代的宗教政策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方面设僧录、道录 ......     (共6516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楼观道源

    老子、关尹与楼观关系考

    大凡古今中外的任何一种宗教,总是要从本民族的古代文化传统中,寻找或者确认自已的理论渊源,以古代的某一个理论权威或思想派别作为建立自己教理教义的理论基础,增强号召力和说服力。中国道教就是以老庄思想特别是

    9672字 43
  • 资料篇——研究楼观道的史料依凭

    大凡研究道教史的古代学人与时贤,都深感研究道史以资料为难。资料之难主要原因不在于来源缺乏,而在于对资料真伪及其价值的判断。从道教创立之初,就有不少高道名士不断进行道教经戒科仪的造作和道史传记的编纂,历代

    1250字 100
  • 第一章 《楼观内传》考略

    《楼观内传》是魏晋隋唐间楼观高道先后相续编撰的二卷本道教楼观派宗派史传记,其中既收录了先秦两汉间有关楼观的传说,又记载了魏晋隋唐间道教楼观派形成时期的有关资料,因而是研究楼观道前史和楼观派形成兴盛时期的

    115字 94
  • 撰人、成书年代及史籍对它的著录

    《楼观内传》,全称为《楼观先师传》、《楼观先生本行内传》,或《楼观内传》、《楼观传》。各种道书所用名称虽异,内容则大体相同。全书共三卷,卷一述魏晋以前之楼观原始,故又名《楼观本起传》。(一)古人对《楼观

    2657字 95
  • 主要内容及其史料价值

    《楼观内传》 三卷,今已亡佚,要确切议论其具体内容及其史料价值,自然有不少困难。但是,《楼观内传》 问世之后,曾经广为流传,并被各种道书反复引用,因此,它的主要内容仍然通过这些现存道书的引文流传和保存

    5668字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