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染发剂的安全性[45~50]
自从1975年,Ames等人使用生物评估法发现一些染发制品的原料对细菌有致突变作用后,引起人们对一些染料与DNA相互作用和可能引起致突变或致癌作用的关注。皮肤学家和毒理学家开始对染发剂对皮肤的渗透和染发剂所用的染料的毒理学进行广泛的研究[41]。
染发剂所用染料的毒性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毒性一般是明显可见的,包括头发损伤、刺激头皮、荨麻疹和滞后皮肤过敏,这些效应在短期使用时就会出现,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投诉。第二种毒性(隐蔽性毒性)是较长时间使用以后不知不觉地出现的,使用者和医生可能会忽略甚至不认为与使用染发剂有关。这类毒性包括致突变、致畸变和致癌等系统 ...... (共4906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