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4.8 染发剂的安全性[45~50]

分类:化妆品科学与技术4906字

自从1975年,Ames等人使用生物评估法发现一些染发制品的原料对细菌有致突变作用后,引起人们对一些染料与DNA相互作用和可能引起致突变或致癌作用的关注。皮肤学家和毒理学家开始对染发剂对皮肤的渗透和染发剂所用的染料的毒理学进行广泛的研究[41]。

染发剂所用染料的毒性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毒性一般是明显可见的,包括头发损伤、刺激头皮、荨麻疹和滞后皮肤过敏,这些效应在短期使用时就会出现,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投诉。第二种毒性(隐蔽性毒性)是较长时间使用以后不知不觉地出现的,使用者和医生可能会忽略甚至不认为与使用染发剂有关。这类毒性包括致突变、致畸变和致癌等系统 ......     (共4906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1.2.1 化妆品按剂型分类[13]

    在进行化妆品产品研究和发展工作时,喜欢选择实际的物理-化学分类体系,这种分类法描述基质的主要特性和结构。当然,现今还没有一个完美和综合性的分类体系。表1-1-1列出Junginger[13]提出的并略

    1965字 138
  •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2.1.1 新产品概念形成

    如图1-2-1所示,开发过程以基础研究为起点。首先要“捕捉”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从基础和应用方面的文献(杂志论文、研究报告、相关专著)中获取皮肤科学和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发现未来

    350字 72
  •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2.2.3 因特网和专利文献[4、5]

    因特网(internet)的发明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它最大的特点是即时性、交互性和丰富性。通过互联网查阅专利文献更是便捷有效地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手段。专利文献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技文献,它

    8225字 46
  •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3.1.1 表皮和角质化过程

    表皮(Epidermis)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组织,其厚度因身体部位而不同,一般为0.035~0.15 mm,脸部的表皮较薄,掌跖表皮则较厚,为复层鳞状上皮,又称上皮层。成层作用是由于基底层细胞有丝分裂

    8823字 83
  •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3.1.2 真皮

    真皮在表皮下面,基底膜(DEJ)将二层隔开。表皮是一层致密和具有弹性的组织,它对外界机械冲击有缓冲作用,并且有热调节作用,为表皮和皮肤附属器官提供养分、储存水分和电解质。真皮含有较少细胞,主要由结缔组

    4532字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