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藤峡瑶民起义
大藤峡位于广西武宣勒马至桂平弩滩长约60余公里的峡谷地带,因在弩滩上溯5里处的泉水冲上有一大藤横卧江面,成为两岸群众来往交通要道而得名。以今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中心,“桂平大宣乡崇姜里为前庭,象州东乡、武宣北乡为后户,藤县五屯障其左,贵县龙山据其右”,“周遭盖六百里”[1]的大山区,都属于大藤峡地区范围之内。形势险要,在明代是瑶族的聚居区之一,有兰、胡、侯、盘四姓,也有部分僮人、伶人居住在内。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中叶,是明朝的正统、嘉靖年间,当时东南沿海有倭寇侵扰,北方有鞑靼南下,加上黄河决口,淹地1500余公里,内忧外患,阶级矛盾尖锐。1442年(正 ...... (共1337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