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灌溉管理
民国时期,金川河灌区沿用“活水死浇”的灌溉方法,宁远坝及“五沟”“三案”区域,由受益民众推选有声望的人为“农官”“水佬”或“总甲”,管理分水、并坝,摊派民夫,监督修坝事宜。坝区用水制度是,一坝之水折上下两牌或划为上中下三牌。一牌之水又分为若干沟。一般浇灌从下起,下闭上开,周而复始,按牌轮灌。从河道引水到田间分水,都无永久性建筑物,多以树枝、石头、柴草设置临时性设施,随坏随修。分水闸口,按应摊水量,规定尺寸,放水起讫,限以时刻,山水干坝湿轮,泉水活水死浇,永恒不易,直至民国。金川河下游的五沟(西坡)和三案(双湾)的用水制度与坝区不同, ...... (共3053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