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嘉兴蚕桑史

二、剥茧为绵

分类:嘉兴蚕桑史861字

蚕农普遍忌“同宫茧”,因为同宫茧不宜缫丝。“同宫茧”是指两蚕或三蚕同做一茧的茧子,亦称“同功茧” “双宫茧”。清代郭麟《樗园消夏录》记载了忌同宫茧的习俗:“三吴蚕月,风景致佳,红帖粘门,家多禁忌。闺中少妇,治其事者,自陌上桑柔,提笼采叶,村中茧煮,分箔缫丝。一月单栖,终宵独守。每岁皆然,相沿成俗。宁分寡女之丝,不作同宫之茧也。”

同宫茧及薄茧、有孔茧、黄斑茧等虽不宜缫丝,但适宜于剥为绵兜(图2-51 ),即丝绵。嘉兴蚕农历来将不宜缫丝的蚕茧剥制成绵兜,制成衣被以御寒,轻柔远胜于棉花。清代崇德县洲泉镇一带家家户户都剥制丝绵,其技艺母女代代相 ......     (共861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嘉兴蚕桑史

    三、养蚕之法

    (一)蚕室蚕具蚕室选择、布置。养蚕是很忙碌、很劳累的活,需要细致入微的照料。嘉兴地区有“伺候舍母娘像饲蚕宝宝一样”“舍母娘吃饭像蚕宝宝吃桑叶一样”之说。“舍母娘”为嘉兴地区对尚在月子中的产妇的称呼。按

    9123字 32
  • 嘉兴蚕桑史

    一、蚕的传说及民间故事

    (一)蚕神的传说及民间故事光绪《嘉兴府志》载:“蚕神俗称曰蚕姑……一姑把蚕则叶贱;二姑把蚕则叶贵;三姑把蚕则倏贱倏贵。”清代嘉兴蚕农把蚕祭当成大事,旧时,嘉兴有些佛寺中供有蚕神塑像。有诗描述曰:“村南

    13328字 119
  • 嘉兴蚕桑史

    一、蚕桑歌谣

    嘉兴地区,蚕桑历史悠久。栽桑育蚕业兴旺发达,形成了种种与育蚕有关的习俗,并进而形成了蚕乡独具特色的蚕桑文化。现在,这些蚕桑文化已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蚕乡的岁时习俗、人生礼仪习俗等都常常与蚕桑文化有

    8904字 55
  • 嘉兴蚕桑史

    二、嘉兴优越的水利条件

    (一)天然造化,历代人为共同造就的水利勃兴“浩浩其流,乃与湖连”,天然造化的畅通水系成为嘉兴桑田茂盛、农桑繁荣之保障。秦代以来历朝历代对相关水系的治理改造,为嘉兴周边水利设施锦上添花、造福一方。据《越

    2020字 54
  • 第一章 嘉兴蚕桑业的历史轨迹

    嘉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东北面,浙江省东北部。旧志称其“表里吴越,长雄浙湄”。地处江(钱塘江)、河(京杭大运河)、湖(太湖)交汇之处。具有水田种粮、旱地栽桑、湖荡养鱼的立体地形构造。地理环境优越,

    216字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