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蚕桑生产——以云龙村为例①
云龙村地处良渚文化带,因古云龙寺而得名,全村村域面积3.92平方公里,分16个自然村落,总人口3546人。耕地面积3750亩,其中桑园面积1040亩。栽桑养蚕是该村传统的主导农业。(图8-1、图8-2)其前身,即曾经的云龙大队获得过“银茧之乡”的美誉,《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及香港《大公报》等媒体均刊登宣传过云龙大队蚕桑生产的盛况。
图8-1 云龙村一望无际的桑园
图8-2 合理利用耕地——桑园中种植黑木耳
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云龙一带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据村里老人回忆,清末以来,云龙村一直是海宁的重点蚕桑产区。清末至民国时期,云龙村村民所养的蚕是当地土种,这些土种有些 ...... (共2178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