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嘉兴蚕桑史

第二节 民俗保护——以洲泉镇为例

分类:嘉兴蚕桑史1595字

洲泉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平原集镇,地处杭嘉湖平原中心,京杭大运河西侧,苏杭运河南沿,嘉兴市最西端,南邻杭州市余杭区运河镇,西连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行政区划总面积73.36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19个行政村,总人口6.36万人,加之外来人口,总人口共7.18万人。中心城镇建成区面积9平方公里。水陆交通方便,距桐乡市约24公里,长山河贯穿镇区,直通京杭大运河,申、嘉、杭高速公路环镇而过,出口处距镇区约5公里。201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87.6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5728元。

洲泉镇是远近闻名的蚕乡,旧时称洲钱里,是浙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积淀了一定的民间历史传统文化底蕴, ......     (共1595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嘉兴蚕桑史

    三、养蚕之法

    (一)蚕室蚕具蚕室选择、布置。养蚕是很忙碌、很劳累的活,需要细致入微的照料。嘉兴地区有“伺候舍母娘像饲蚕宝宝一样”“舍母娘吃饭像蚕宝宝吃桑叶一样”之说。“舍母娘”为嘉兴地区对尚在月子中的产妇的称呼。按

    9123字 32
  • 嘉兴蚕桑史

    一、蚕的传说及民间故事

    (一)蚕神的传说及民间故事光绪《嘉兴府志》载:“蚕神俗称曰蚕姑……一姑把蚕则叶贱;二姑把蚕则叶贵;三姑把蚕则倏贱倏贵。”清代嘉兴蚕农把蚕祭当成大事,旧时,嘉兴有些佛寺中供有蚕神塑像。有诗描述曰:“村南

    13328字 114
  • 嘉兴蚕桑史

    一、蚕桑歌谣

    嘉兴地区,蚕桑历史悠久。栽桑育蚕业兴旺发达,形成了种种与育蚕有关的习俗,并进而形成了蚕乡独具特色的蚕桑文化。现在,这些蚕桑文化已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蚕乡的岁时习俗、人生礼仪习俗等都常常与蚕桑文化有

    8904字 55
  • 嘉兴蚕桑史

    二、嘉兴优越的水利条件

    (一)天然造化,历代人为共同造就的水利勃兴“浩浩其流,乃与湖连”,天然造化的畅通水系成为嘉兴桑田茂盛、农桑繁荣之保障。秦代以来历朝历代对相关水系的治理改造,为嘉兴周边水利设施锦上添花、造福一方。据《越

    2020字 54
  • 第一章 嘉兴蚕桑业的历史轨迹

    嘉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东北面,浙江省东北部。旧志称其“表里吴越,长雄浙湄”。地处江(钱塘江)、河(京杭大运河)、湖(太湖)交汇之处。具有水田种粮、旱地栽桑、湖荡养鱼的立体地形构造。地理环境优越,

    216字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