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外国历史大事

普那鲁亚群婚

分类:外国历史大事598字

原始社会族外群婚的一种形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万年至1.5万年前),它的产生标志着氏族制度的形成。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人类刚刚形成, 那时的婚姻形态是血缘家族,即一个群团内部同辈男女之间群婚,禁止不同辈数的男女通婚。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由于石器制作和狩猎活动有了较大的发展,群体由游动转为相对定居,定居给各个群团的相互联系提供了可能;同时,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意识到近亲通婚对后代身体产生危害,因而排除本群团内的班辈婚,而采取各群团之间的男女通婚,于是便产生了族外群婚,即“普那鲁亚群婚”。族内禁婚是逐渐实现的,开始是禁止同胞兄弟 ......     (共598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人类起源

    科学地探讨人类起源问题,始于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用进化论的观点得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恩格斯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古猿转变成人的决定因素是劳动,“劳动创造

    927字 86
  • 原始群

    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古猿群体。在地质年代的第三纪中新世晚期,距今约1400万年前,开始了古猿向人类的过渡时期,这一过渡时期有1000多万年。在此期间,古猿已下到地面,学会直立行走,使用石块和木棒等天然工

    306字 98
  • 血缘家族

    人类形成后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也是第一种婚姻形式,存在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人类形成后,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逐渐出现年龄的分工,随之便发生两性关系的变化,即由古猿时期的杂乱性交状态转为按班

    395字 101
  • 氏族制度

    原始社会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社会基本单位,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达到全盛,金属器时代趋于瓦解。氏族制度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进步,采集、狩猎和捕鱼

    1576字 122
  • 胞族

    原始社会由两个以上有血缘关系的氏族结合而成的社会组织。氏族是按血缘关系组成的较小的社会单位,当氏族人口增多,生产品感到不足时,氏族便发生分裂,由一个母氏族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子氏族,这些分裂出来的有血

    369字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