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外国历史大事

对偶婚

分类:外国历史大事393字

原始社会由群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一种婚姻形态。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氏族制,当时人类的婚姻形态是氏族外的群婚制,即普那鲁亚群婚。到新时器时代,母系氏族制达到繁荣阶段,此时,由于氏族组织不断分衍,内部禁婚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不许通婚的兄弟和姐妹的类别日益增多,使普那鲁亚群婚越来越不可能,于是就产生了对偶婚。对偶婚指一对比较确定的夫妻的结合,但无独占的同居,离合自由,权力在女方。最初,夫妻还各自住在自己的氏族中,男方到女方氏族去过夜,后来,丈夫才迁到妻家去住。对偶夫妻组成对偶家庭,几个对偶家庭组成母系大家族,母系大家族之上就是氏族。 ......     (共393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人类起源

    科学地探讨人类起源问题,始于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用进化论的观点得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恩格斯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古猿转变成人的决定因素是劳动,“劳动创造

    927字 87
  • 原始群

    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古猿群体。在地质年代的第三纪中新世晚期,距今约1400万年前,开始了古猿向人类的过渡时期,这一过渡时期有1000多万年。在此期间,古猿已下到地面,学会直立行走,使用石块和木棒等天然工

    306字 99
  • 血缘家族

    人类形成后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也是第一种婚姻形式,存在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人类形成后,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逐渐出现年龄的分工,随之便发生两性关系的变化,即由古猿时期的杂乱性交状态转为按班

    395字 101
  • 氏族制度

    原始社会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社会基本单位,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达到全盛,金属器时代趋于瓦解。氏族制度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进步,采集、狩猎和捕鱼

    1576字 122
  • 胞族

    原始社会由两个以上有血缘关系的氏族结合而成的社会组织。氏族是按血缘关系组成的较小的社会单位,当氏族人口增多,生产品感到不足时,氏族便发生分裂,由一个母氏族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子氏族,这些分裂出来的有血

    369字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