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学 > 李士懋田淑霄医学

五、痹证

分类:李士懋田淑霄医学10847字

痹证是以肢体疼痛为主症的病证,首见于《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分行痹、痛痹、着痹及五脏痹、五体痹等,后世又有风湿、历节、痛风等名称。涵盖西医的风湿、类风湿、骨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凡以肢体关节疼痛为主者,统称为痹证。

引起痹证的病因,以风寒湿为多见。寒邪凝闭,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因而,发汗散寒是治疗痹证的一大法门,仲景的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麻杏苡甘汤等,乃治痹的经典之方。

笔者应用发汗散寒治痹的指征,仍以痉、寒、痛为主征。夹湿者,加化湿之品;阳虚者,加温阳之品;肝肾虚者,加补肝肾

......     (共10847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李士懋田淑霄医学

    第二章 太阳病中篇冠名法求索

    【第31 条】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按】1. 此太阳表实,经腧不利证治,故以太阳病为名冠之。2. 无汗、恶风、项背强,符合太阳伤寒的特征。太阳病,本已有项强一症,此言项背强,乃项强

    35626字 65
  • 李士懋田淑霄医学

    第三章 太阳病下篇冠名法求索

    【第128 条】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按】1. 以“病”为名,当涵盖外感内伤百病。结胸与脏结,乃专病之名称。无论外感内伤,在其传变过程中,都可出

    25296字 61
  • 李士懋田淑霄医学

    第十七条

    【原文】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自注:肺胃不和,最易致吐,盖胃热移肺,肺不受邪,还归于胃。必用川连以清湿热,

    1461字 38
  • 李士懋田淑霄医学

    第三十二条

    【原文】湿热证,经水适来,壮热口渴,谵语神昏,胸腹痛,或舌无苔,脉滑数,邪陷营分,宜大剂犀角、紫草、茜根、贯众、连翘、鲜菖蒲、银花露等味。自注:热入血室,不独妇女,男子亦有之。不第凉血,并须解毒,然必

    2579字 60
  • 李士懋田淑霄医学

    《湿热论》条文排列规律总结

    13字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