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参知政事和枢密使是否分割中书事权
北宋初年,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中书事权是否被参知政事和枢密使所分割,学术界主要有两种 意见。一、肯定说。翦伯赞认为:北宋政府为了不使宰相的事权太高,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并把晚唐五代时 权宜设置过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以三司使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蔡 美彪认为:宋沿唐制,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尚书、门下列于外朝,中书设于禁中,称政事堂。实际执政的宰 相仍沿唐制,用平章事名号,无定员,有二人即分日掌印。964年,范质等三相请退,独用赵普作宰相,为了防止赵普 擅权,又以薛居正、吕余庆作副相,称参知政 ...... (共953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