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秧山歌
也叫“栽秧号子”。广泛流行于长江流域的产稻区,是农民在秧田中干活时唱的歌。田秧山歌在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名称。四川称为插秧山歌,江西称为插秧号子,湖北称为栽秧歌,以及田歌(江浙)、秧歌(安徽)、秧号子(苏北)、薅草歌、薅秧歌、薅草锣鼓、打闹(湖北、四川、贵州等地)、调子、号子(陕南)等等,名称繁多。
田秧山歌的主要作用是为调剂劳动者的情绪,驱散疲劳,增加劳动时的乐趣,照老百姓的话讲叫舒心解闷。
秧田生产的季节性很强,劳动强度较大,在广大稻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为了抢农时,往往集中大量人力一齐干活,如插秧、耘秧、薅草、车水等。劳动时,就唱秧歌。 ...... (共605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