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

二、年代·地理·制度·风俗

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学习方法时提到学习历史须掌握四把钥匙:年代、地理、职官、制度。也许更准确的提法应是:年代、地理、制度与风俗,因为职官本身仍是一种制度,而民俗又不能包含在任何一项之中。

掌握年代为的是建立必要的时间观念,而熟悉地理则可帮助确立空间观念。有此二者,所有的历史事实方能在一个四维空间(流动的空间)里一一展现,不再是纸上抽象的概念,而能还原为活生生的史实,我们的了解也才能准确、清晰、透彻。“昔人云:‘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可与言杜(甫)。’今且于开元、天宝、至德、乾元、上元、宝应、广德、永泰,大历三十余年事势,胸中十分烂熟 ......     (共5003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

    三、美声之道

    音乐美的讲究,对于古典诗词,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近体诗的诞生,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大转变。它标志着汉语诗歌对视觉、听觉的形式美的追求,进入了更积极、自觉的阶段。近体诗是骈偶学和调声术的产物,它讲究对仗的

    7508字 31
  • 一、说诗词

    在我们的文学遗产中,古代诗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横向看,中西古典文学的比较,西方(欧洲)以叙事类(再现的)小说戏剧为主,自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及圣经文学开始,向来如此,宜乎人们言必称莎士比亚、托尔斯泰;

    3551字 131
  • 二、说赏析

    在孔子时代,诗的作用原是很大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它不仅有审美兴发之作用,还有很强的传

    3756字 132
  • 三、说定法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赏析确乎是因人而异的,在这方面诗歌较之小说戏剧尤为显然。情况千差万别,但大致还是可以理出一些头绪。有的差异是由于了解的不够或误会引起的。汉儒说诗,以为《关睢》是写后妃之德,与今人将其

    3039字 174
  • 第一章 识字

    在不懂音符的人听来,音乐不过是声歌弦管之会而已,什么音色、调门、节奏、旋律,他全无所解。对这样的人谈音乐,无异“对牛弹琴”。同理,对于一个不能从抽象的文字符号体认出诗歌意象或生活形象的人,也无从谈赏析。

    140字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