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

三、以史证诗

诗歌不同于纪实,故严格地说,“以史证诗”作为方法来说常常是行不通的,如清人往往征引史实说明阮籍《咏怀》诗的内容,以求确切,有时不免牵强。但是,我国古代毕竟有很多诗歌,的确是缘事而发,在表现上却言在此而意在彼。如读者误以为“作诗必此诗”,也就不能得其本意,所谓“郢书燕说”,便是同类毛病。可见“以史证诗”,也不失为论世说诗之一法。著名的《七步诗》,就有一个历史故事;而咏史、怀古类专题,更是与史实相关,都无烦费辞。只是有一些诗与相关史实的联系,在字面上并不那么明显,今天的读者看来,何异作者自家脚指头动。然而前人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笺证的工 ......     (共1098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

    三、美声之道

    音乐美的讲究,对于古典诗词,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近体诗的诞生,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大转变。它标志着汉语诗歌对视觉、听觉的形式美的追求,进入了更积极、自觉的阶段。近体诗是骈偶学和调声术的产物,它讲究对仗的

    7508字 31
  • 一、说诗词

    在我们的文学遗产中,古代诗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横向看,中西古典文学的比较,西方(欧洲)以叙事类(再现的)小说戏剧为主,自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及圣经文学开始,向来如此,宜乎人们言必称莎士比亚、托尔斯泰;

    3551字 131
  • 二、说赏析

    在孔子时代,诗的作用原是很大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它不仅有审美兴发之作用,还有很强的传

    3756字 132
  • 三、说定法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赏析确乎是因人而异的,在这方面诗歌较之小说戏剧尤为显然。情况千差万别,但大致还是可以理出一些头绪。有的差异是由于了解的不够或误会引起的。汉儒说诗,以为《关睢》是写后妃之德,与今人将其

    3039字 174
  • 第一章 识字

    在不懂音符的人听来,音乐不过是声歌弦管之会而已,什么音色、调门、节奏、旋律,他全无所解。对这样的人谈音乐,无异“对牛弹琴”。同理,对于一个不能从抽象的文字符号体认出诗歌意象或生活形象的人,也无从谈赏析。

    140字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