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国学通览

《易大传》

分类:国学通览2670字

易学创始于伏牺,完备于黄帝,改革于姬昌。阐释易道则始于《易大传》。周易原只有经上下,爻辞。旧说以为卜筮之书,自《易大传》出,易学才具有哲学意义。易大传即所谓《十翼》。包括《彖上》、《彖下》、《象上》、《象下》、《系辞上》、《系辞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篇。《易纬·乾坤凿度》说孔子“五十究《易》,作十翼明也”。《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战国时称《易传》,司马迁史记征引称《易大传》。旧说多以《十翼》为孔子所作。然据今人考证,多予否定。张岱年《论〈易大传〉的著作 ......     (共2670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国学通览

    一、易道述略

    易,或称“易象”,或称“易卦”。早期被认为是“卜筮之书”。但易学实在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反映中国最古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理解和掌握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之间各方面的关系为主要目的。《易系辞》上说:“夫易

    13041字 124
  • 国学通览

    二 “三易”述略

    易学,通常指《周易》。但这是不准确的。实际《周易》只是易学发展为一个较完备的阶段。《周易》之前还有《连山》和《归藏》,周易之后还有其他易学流派。且从卦次排列看,和《周易》都不完全相同。据《周礼·春官·

    6306字 138
  • 国学通览

    《京氏易传》

    皮锡瑞《经学概论》谈到西汉易学时说:“惟京氏为异党。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与相同。”又说:“焦氏之学,明阴阳术数,为易之别传。”京氏《易》学和《易大传》义理派说易不同。属象数派。其说如下:1.

    1966字 165
  • 国学通览

    三、孔学在先秦的传承

    《吕氏春秋·遇合》、《史记·孔子世家》和《淮南子·泰族篇》都称孔子弟子有三千,这大概有些夸大。但从战国以来的文献所述都称孔子弟子有七十余人。《孟子》说:“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公孙丑》、上)《韩非子

    1593字 49
  • 国学通览

    濂溪学派

    以周敦颐(1016—1073)为代表的学派,又称濂学。濂学是北宋理学首立之学派,周敦颐历来被尊为理学的奠基人。他在继承《易传》、《中庸》等儒家经典的同时,糅合佛、道一些观点,在北宋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世界

    2989字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