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国学通览

二、孔子的生平和学说

分类:国学通览1054字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宋国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的美称。至春秋末,礼乐仍保存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思想的形成很有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他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篇》) 34岁时鲁大夫孟僖子之嗣孟懿子及南宫敬书来学礼,从此,孔子开始授徒讲学。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以季氏为首的三桓 ......     (共1054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国学通览

    一、易道述略

    易,或称“易象”,或称“易卦”。早期被认为是“卜筮之书”。但易学实在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反映中国最古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理解和掌握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之间各方面的关系为主要目的。《易系辞》上说:“夫易

    13041字 125
  • 国学通览

    二 “三易”述略

    易学,通常指《周易》。但这是不准确的。实际《周易》只是易学发展为一个较完备的阶段。《周易》之前还有《连山》和《归藏》,周易之后还有其他易学流派。且从卦次排列看,和《周易》都不完全相同。据《周礼·春官·

    6306字 139
  • 国学通览

    《京氏易传》

    皮锡瑞《经学概论》谈到西汉易学时说:“惟京氏为异党。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与相同。”又说:“焦氏之学,明阴阳术数,为易之别传。”京氏《易》学和《易大传》义理派说易不同。属象数派。其说如下:1.

    1966字 166
  • 国学通览

    三、孔学在先秦的传承

    《吕氏春秋·遇合》、《史记·孔子世家》和《淮南子·泰族篇》都称孔子弟子有三千,这大概有些夸大。但从战国以来的文献所述都称孔子弟子有七十余人。《孟子》说:“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公孙丑》、上)《韩非子

    1593字 50
  • 国学通览

    濂溪学派

    以周敦颐(1016—1073)为代表的学派,又称濂学。濂学是北宋理学首立之学派,周敦颐历来被尊为理学的奠基人。他在继承《易传》、《中庸》等儒家经典的同时,糅合佛、道一些观点,在北宋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世界

    2989字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