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孔子的生平和学说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宋国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的美称。至春秋末,礼乐仍保存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思想的形成很有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他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篇》) 34岁时鲁大夫孟僖子之嗣孟懿子及南宫敬书来学礼,从此,孔子开始授徒讲学。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以季氏为首的三桓 ...... (共1054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