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文學形式的特點
中國文字的形象與音讀都影響了中國文學的形式與內容。中國文字源自象形、表意。形有繁複與簡易之差,意象也有繁簡之別,因此創造的字形就很難大小都一致,如以甲骨卜辭作例子(第四節圖10-14),在早期,一段句子之中,字的大小有時相差甚大,但寬度卻頗一致,顯然是反映書寫於竹簡的傳統。後期大致是為了整齊、美觀的原因,繁複的字就慢慢地簡化。相反地,簡易的字就慢慢地增繁。周代這種趨勢更為明顯,遲至戰國時代,終使每一個字的大小,不管構形是繁複或簡單,都習慣寫成一樣的大小。它使得句子的字數,亦即句子排列的長度非常地整齊,甚至為了取得句子長度一致的效果,就加 ...... (共4358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