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丝绸之路货币

外国金银币在中国的出土发现

分类:丝绸之路货币2207字

我国古史重视货币问题,不但详细记录历代币制和鼓铸诸事,也不遗外国钱币。在两千年前成书的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汉书》 中,已经记载外国的金银币。现将古史中所记的外币形质的原文,列入下表中:

国 名钱 币 形 质资料来源大 宛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

王面焉。《史记·大宛列传》罽 宾 国以金银为钱,文为骑马,幕为人面。《汉书·西域传》乌弋山离国其钱独文为人头,幕为骑马。《汉书·西域传》安 息 国亦以银为钱,文独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王

死,辄更铸钱。《汉书·西域传》大月氏国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钱货,与安息

同。《汉书·西域传》大 秦 国以金银 ......     (共2207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丝绸之路货币

    秦半两

    战国时期秦国至秦始皇时期所铸。甘肃庆阳、平凉、定西、天水、陇南等地均有出土发现。其中,庆阳出土数量最多,达数千枚,内有许多秦始皇之前的半两钱。这些半两钱形制有大中小三型,重量依次递减,大型一般在3厘米之

    169字 32
  • 丝绸之路货币

    一刀平五千

    王莽钱币。铸行于居摄二年(公元7年),一枚当五千枚五铢钱。“一刀”二字用黄金镶嵌而成,又称金错刀。该币长7.4厘米,重20克,此钱是王莽托古改制,推行大额虚值货币的产物。近年,在陕西西安,甘肃庆阳、平凉

    144字 54
  • 丝绸之路货币

    契刀五百

    简称契刀,长7.4厘米,重21克,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第一次币制变革时与金错刀同时铸行,初以一当五百枚五铢钱。陕西西安附近,甘肃庆阳、平凉、武威、民乐一带都有出土发现。特别是1980年甘肃庆阳环县城

    158字 69
  • 丝绸之路货币

    大布黄千

    王莽钱币,长5.1厘米,重12克,铸行于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为莽泉十布之首。对“黄”字的解释,一般认为是横,可作挡、当之义,即一枚大布黄千可当一千个五铢钱。也有人认为王莽托古改制,推尚黄帝,大布黄

    236字 97
  • 丝绸之路货币

    大泉五十

    王莽钱币,始铸于居摄二年(公元7年),初以一当五铢钱五十。“泉”字中竖中断,版式较多,有四出、合背、饼钱等,是王莽六泉中铸量最多、流通最广的钱币。一般常见品直径2.5厘米,重在3.5~4克之间。大泉五十

    214字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