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行街
旧路名。即今阳朔路(已废)。明代和清初实行“海禁”,禁止和限制海上航运。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平息台湾以及沿海的抗清势力后,即颁布“弛海禁令”,解除对近海海上航运的禁令,北起山东、辽左,南达闽广的海船,纷纷进入上海,其中以福建泉州、漳州以及广东潮州的船商为多,他们开始在上海县城小东门外集居,并相继开设商店铺号。泉州船商素有与南洋交往之历史,他们的铺号除出售福建蔗糖外,还出售从南洋贩运来的胡椒、燕窝、海参、樟脑、檀香、苏木等“洋货”,于是这些商店被上海人称作“洋行”,由于这条街上洋行集中而被称作“洋行街”。1945年后,以广西地名 ...... (共285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