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文艺赏析

徐庾体

分类:文艺赏析250字

指南朝时期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文风格。徐摛和庾肩吾都是南朝梁后期的诗人,以写艳辞闻名。徐陵和庾信早年仕梁,诗风也继承父辈,文辞更趋靡丽,而且多用典。徐陵后来仕陈,继续写作艳体诗。庾信因出使而滞留北朝,不能南归,这样的经历使他的诗风发生变化,显得苍凉刚健,非徐陵所及;但他的诗重辞藻,多用典,仍和徐陵有相似之处。徐陵和庾信的骈文讲究用典,文笔秀逸。清人蒋士铨曾比较二人的骈文风格说:“徐孝穆(徐陵)逸而不遒;庾子山(庾信)遒逸兼之”(《评选四六法海·总论》),这是比较得当的评论 ......     (共25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风、雅、颂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最早见于《周礼》,与“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古代的歌和诗密不可分,《诗经》各篇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的划分也是由于音乐的不同。“风”是

    357字 102
  • 赋、比、兴

    《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490字 97
  • 风骨

    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含义,长期以来学术界没有一致的意见。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领域、不同的文艺家那里,风骨的具体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风骨,比较偏重在

    256字 100
  • 建安七子

    建安(196—220)是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建安七子指当时著名的作家: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幹、应场等七人。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标举“七子”之名,说:“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

    591字 85
  • 竹林七贤

    魏齐王曹芳正始(240—249)年间的文人集团。当时著名作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正始时期,代表世族大地主利益的司马氏集团和曹魏宗

    517字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