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招幌

九转货郎儿

分类:中国招幌337字

又称“转调货郎儿”。宋元时模仿市肆货郎担子韵语说唱招徕市声而形成的一种民间伎艺。因《货郎儿》曲牌用于《南吕·一枝花》套曲中九次叠用而得名,始见于元·无名氏《货郎旦》杂剧。《货郎儿》曲除第一次出现时用本曲外,从其“二转”至“九转”均转入其他曲牌然后再转回本曲,实际系北曲犯调集曲的演唱形式。例如其二转,转入《卖花声》后转回本曲;其三转,转入《斗鹌鹑》后转回本曲;其四转,转入《山坡羊》后转回本曲;其五转,转入《迎仙客》后转回本曲;其六转,转入《四边静》、《普天乐》后转回本曲;其七转,转入《小梁州》后转回本曲;其八转,先后转入《尧民歌》、《叨叨 ......     (共337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招幌

    坐招

    固定设置于商店门市前面地面的坐式招幌。如,《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医家门首书有“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字样的坐招,《金瓶梅》插图中蒋竹山医家门首书有“捡选南北道地川广生熟药材”字样的坐招,明刻本《平妖传》第

    167字 22
  • 中国招幌

    酒旗

    清·褚人获《坚瓠首集》卷四“酒旗”条:“《韩非子》云:‘宋人酤酒,悬帜甚高、’酒市有旗,始见于此”唐人咏及酒旗诗句颇多,如刘禹锡《堤上行》其一:“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

    984字 24
  • 中国招幌

    青旗

    即“酒旗”。因酒旗多为青白色布帘,故名。唐·元稹《和乐天重题别东楼》诗:“唤客潜挥远红袖,卖炉高挂小青旗”宋·张孝祥《拾翠羽》词:“想千岁,楚人遗俗。青旗沽酒,各家炊熟。”酒帘即“酒旗”。南唐·李中《江

    188字 27
  • 中国招幌

    粉房

    加工并出售淀粉及淀粉制品的作坊所用常见招幌,是在门首对称悬挂缀幌绸的两只大粉团模型,有如两只大豆包。清代北京鼓楼西大街的“天泰号”粉房,用的便是这一招幌(图36,据《中国街头风俗集》所附插图重绘)。有的

    374字 26
  • 中国招幌

    酱园

    属作坊兼门市的商铺,采用商品容器作幌。因传统精制酱菜,多用漆桐油小篓为包装容器,故酱园即于门首悬挂一串酱菜小篓并缀以幌绸作为招徕标志(图85,见《中国街头风俗集》所附插图;图86,见《中国工商同业公会》

    129字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