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战国秦汉间的识字书
中国的文字学已有长久的发展历史。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学童识字的字书。班固《汉书·艺文志》小学类载《史籀》15篇,他说:“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史籀篇》早已亡佚,许慎(58?—147?)《说文解字》还保存了二百多字,字形繁复,跟春秋到战国初期的铜器文字很接近,据王国维(1877—1927)推测,《史籀篇》应是秦国早期教学童的识字书。“籀文”就是战国时秦国所使用的文字。籀文也称为“大篆”。
后来,秦始皇兼并天下,实行统一文字,李斯等又改《史籀》大篆为“小篆”,字形既求其整齐方正,笔画又要求简化,偏旁写法也要求一致。这是一次极为重要的文字整理工作, ...... (共853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