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韵书的字音规范
我们在前面说过魏晋时代开始有了韵书,下至南北朝时,作者增多,按四声分别韵部编排文字,每一韵部又分别声母异同,同声母的字连写在一起,注出反切,称为一“小韵”。每字之下加注字义。这样韵书既便于检字,又兼有字书之用,所以到隋唐时代韵书大为盛行。最著名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切”是“声”的意思,《切韵》就是声韵的意思。《切韵》有五卷,按四声分卷。平声字多,分为两卷,上、去、入三声各为一卷。按字音有声调的分别,这是汉语的特点。平、上、去三声,音调较长,入声音调短,而且有韵尾上的不同。根据韵的韵尾在音韵学上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入声 ...... (共1023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