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

一 词汇规范化的一些主要的问题

汉语规范化是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政治经济的统一和科学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汉语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书面语言基本上统一于白话,一方面各地的方言逐渐向民族共同语集中,这些都是语言趋向于统一的基础。但是在使用语言一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分歧。为了充分地发挥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促进文化的发展,加强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就必须使语言有更加明确的规范。通过这样的工作,还可以使语言有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提出汉语规范化的问题。

汉语规范化是针对汉民族共同语来说的。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 ......     (共3669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

    二 汉语字音的分析

    2.1 声韵调的概念汉字的读音比较简单,每一个字只有一个音节,包括声母和韵母两部分。每个字音都具有一定的声调。例如:“东”读dōng,d是声母,ong是韵母,读平声;“表”读biǎo,b是声母,iɑo

    4318字 28
  • 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

    四 双声叠韵与四声

    4.1双声与叠韵汉语在上古就有不少双声词和叠韵词。凡两字相连,声母相同的,我们称之为“双声”。凡两字相连,韵母的元音和韵尾相同,而且声调也相同的,我们称之为“叠韵”,介音有无,则不论[1]。前者如“参差

    5729字 53
  • 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

    六 《切韵》的声韵系统

    6.1 《切韵》编制的体例《切韵》共五卷,全书以四声为纲,按四声分别排列韵字。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上声、去声、入声则各为一卷。每一声内各分为若干韵,凡同韵的字都类聚在一起。平声上有二十六韵,平声下

    5822字 44
  • 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

    七 唐代韵书的发展

    7.1唐代的增修本《切韵》唐代文人用力于诗赋,韵书的用处增多;同时科举以诗赋取士,也需要有一部韵书作为一般押韵的准则;所以陆法言《切韵》大为盛行。可是陆法言书所着重的是分辨声韵,所收的文字和义训并不详备

    6129字 25
  • 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

    八 唐代的字母等韵之学

    8.1唐人《归三十字母例》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切韵》的声类有三十五类,那是应用反切系联法归纳出来的,《切韵》书中并没有声母的名称直到唐代才有字母的标目。敦煌千佛洞(莫高窟)所出古籍中有晚唐人所写《归三十字

    3601字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