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曲学

三十六字母

分类:中国曲学407字

传统等韵学将汉语声纽分为三十六,各以一“字”为代表(“母”),以它的声纽统其属,称“三十六字母”,初见于今传宋本《韵镜》,沿用至今。它们的发音在唇、舌、牙、齿、喉“五音”部位及分全清、次清、全浊、次浊等“清浊”音。现据古今等韵学家研究成果和一般看法列表如下:

“五音”
(十音)
三 十六字母
清浊五(七)音唇音舌音牙
音齿 音喉
音半
舌半
齿重
唇轻
唇舌
头舌
上齿
头正
齿全清帮非端知几精心照穿影晓   次清滂敷透澈溪清心  全浊并奉定澄郡从邪床禅 匣次浊明微泥娘疑   喻来日合五音
(七音)羽徵角商宫变
徵娈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中国曲学

    十二律吕

    古代音乐律制。“律”,指的是规律性的、成体系的标准音高。《国语·周语下》记载伶州鸠论律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立均”,就是确定音阶中各音的位置;“出度”,就是提出相应各律的振动体的长度标准。成体系

    584字 57
  • 中国曲学

    三十六韵

    据明沈宠绥《度曲须知·经纬图说》:“近得槜李陈献可《皇极图说》……其边傍有东、冬、支、齐等目,谓之三十六韵……然图中之字,虽有讹填,而图位之音,天然常正……譬如张公头错带李公帽,讹在帽不在头也……须将此

    288字 84
  • 中国曲学

    板眼

    曲学名词。明王骥德《曲律·论板眼》曰:“古无拍。魏晋之代有宋纤者,善击节,始制为拍。……古拍板无谱,唐明皇命黄繙绰始造为之。……盖凡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板以为节制,故谓之‘板’、‘眼

    776字 61
  • 中国曲学

    过腔接字

    唱曲名词。曲牌曲调中,前一字之腔与后一字之腔中间过接的腔,谓之“过腔”。“过腔”用以接字。明魏良辅《曲律》云:“过腔接字,乃关锁之地。”如昆曲《牡丹亭·游园》南曲〔步步娇〕中“吹来|闲|庭|院”一句五字

    235字 36
  • 中国曲学

    橄榄腔

    唱曲名词。一种发音润腔的方法。发出的音在延长之中,由轻而响,由响而轻,像橄榄一样,首尾细,中间大,腹部音量饱满,故称做“橄榄腔”。凡“宕三眼”长腔,须用此法。如昆曲《牡丹亭·游园》“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

    198字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