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老腔

四、老腔模式化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分类:老腔1962字

民众文化对生活具有自然调节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同时,文化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意识形态上的体现。老腔是民间娱乐活动形式之一,但实质上也是当时社会人际关系取向的模式,是社会规范的保持模式,是民众获取心理的慰藉的模式。

1.老腔艺术表现的模式化反映民众固定的思想价值取向。

模式化反映老腔题材、主题和艺术形式具有稳定性,老腔传承历史的悠久,民众对表现模式的喜闻乐见,从一个角度说明这种模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在民众生存的重要地位;老腔的模式化具有极其的精神扩展性,固然有上层精英文化的直接影响,但老腔能使民众认同、接受并不 ......     (共1962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一、老腔稳定的民间大众文化形态,其特征产生的部分原因

    老腔这种文化形式之所以绵延千年不绝,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老腔稳定的民间大众文化形态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老腔产生于渭南的三河口,这里是“八百里秦川”的最宽阔地带。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自西汉以来就

    676字 82
  • (一)群体性与质朴性

    老腔这种民间文化的传播,是自发的、本能的,在农村靠自然状态的方式传递。老腔中有很多传统的趣味、风尚和习惯,其取材都是民间长期流传、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一方面具有群体性和质朴性,同时又与

    1361字 77
  • (二)传统性与娱乐性

    老腔属于娱乐感官的感性消费,娱乐是其本义,无论从老腔的表演形式、使用乐器、兴之所起的田间地头等演出地点看,还是从概括化情节和喜剧化的细节两相结合看,质朴中见细腻和现实中见浪漫、夸张等,显现出老腔深受民

    779字 76
  • (三)程式化与同一性

    中国社会“以吏为师”的模式,从战国到秦汉历代统治者都以思想统一教育和约束民众,使得统一的思想为民众接受,统一的儒家思想成为民众广泛而自觉的信仰,这形成民众顺从、接受、统一的思想意识。封闭的内陆地区和自

    975字 73
  • (四)通俗性与地域性

    三国、隋唐、杨家将故事和《劈山救母》《九纹龙起义》《五谷丰登》等提出中历史化倾向的雅和生活的俗的有机结合,使老腔具有非遗的传统文化活化石的价值和表现现实社会生活的功效,奠定其易于为大众接受的审美的广泛

    766字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