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膝
①也作“敝膝”“币膝”“袚”。贵族男女礼服前部的一种装饰。用熟皮制成上窄下宽的长条,使用时佩系在胸腹前的革带上,下垂至前膝。源于上古,商周时已形成完备的佩戴制度。历代沿用,多用于祭祀礼服,材质或皮或布,至清废止。《诗经·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汉郑玄笺:“芾,太古蔽膝之象也。冕服谓之芾,其他服谓之韠。以韦为之。其制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唐孔颖达疏:“古者田渔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犹存其蔽前者,重古道,不忘本,是亦说芾之元由也。”汉史游《急就篇》:“襌衣 ...... (共1206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