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武术

象形拳

分类:中国武术423字

泛指是模拟各种动物的特长和形态,以及表现某些古代人物的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的一类拳术。如猿猴舞、雀鸟舞、熊舞。《尚书·益稷》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东汉末即有了用之于养生的五禽戏。隋唐时期拟兽舞更盛。隋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载:“抑扬百兽舞,盘跚五禽戏,狻猊弄斑足,巨象垂长鼻。”明代少林寺便有了以“击”为主的猴拳。王士祯《嵩游记》载:“中有为猴击者,盘旋踔跃,宛然一猴也。”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亦载有猴拳。清以后遂出现蛇拳、鹰爪拳、螳螂拳、鸭形拳、鸡形拳、鹤形拳、虎形拳、龙形拳、金狮拳以及猴棍、猴剑、螳螂钩、 ......     (共423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中国武术

    拳术

    对中国武术中徒手技术的总称。其内容分为两大部类:一、拳种、流派。为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背(臂)拳、劈挂拳、八极拳、翻子拳、戳脚、象形拳等各拳类、拳种、流派,以及所属的套路、趟子、招法

    121字 94
  • 中国武术

    散手

    亦称“散打”。为现代武术中对抗项目。散手是在一定的规则制约下进行较斗,通过竞技的方式提高训练水平,同时可以培养勇敢、果断、机智、灵活等意志品质。古代所进行的徒手擂台赛之类,可视为现代散手之发端。192

    354字 62
  • 中国武术

    南拳

    武术流派之一。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各省。南拳历史悠久,其发源可追溯到四百多年前。新中国成立后,于1960年将南拳列为武术竞赛重点项目之一。南拳不仅在国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也流传到国外,在新加坡、马来西亚

    1194字 21
  • 中国武术

    器械

    ①古时对用具及兵器等类的总称。《庄子·徐无鬼》:“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周礼·天官·司书》:“以知民之财,器械之数。”唐贾公彦《疏》:“器谓礼乐之器,械谓兵器、弓矢、戈殳、戟矛。”②现代武术界称各种

    127字 39
  • 中国武术

    双器械

    习武者双手各持一械进行演练所用的两个器械,称为双器械。有成对的同种器械和不同种的双器械两种。常见的同种双器械有双刀、双剑、双钩、双枪、双匕首、双峨眉刺、双斧、双鞭、双头双枪等。常见的不同种双器械有盾牌

    283字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