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念
分类:佛源语词181字
爱恋思念某事某物,仍属于尘世间贪爱的一种情感,佛家想要进入涅槃境界,应断除一切爱念。《智度论》卷三:“净饭王爱念子故,常遣使问讯。”《涅槃经》卷二:“如来无有爱念之想。”现代汉语承用,但与佛家用语感情色彩不同,佛家认为任何“爱恋思念”的情感都是妨碍人求得解脱到达彼岸的障碍。现代汉语则指人与人之间一种情感亲近的表现。例:对远方的亲人,我们总是充满着爱念之情 ...... (共181字) [阅读本文]>>
爱恋思念某事某物,仍属于尘世间贪爱的一种情感,佛家想要进入涅槃境界,应断除一切爱念。《智度论》卷三:“净饭王爱念子故,常遣使问讯。”《涅槃经》卷二:“如来无有爱念之想。”现代汉语承用,但与佛家用语感情色彩不同,佛家认为任何“爱恋思念”的情感都是妨碍人求得解脱到达彼岸的障碍。现代汉语则指人与人之间一种情感亲近的表现。例:对远方的亲人,我们总是充满着爱念之情 ...... (共181字) [阅读本文]>>
简称“阿鼻”,梵语avīci的音译,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的意思,故“阿鼻地狱”又称“无间地狱”,佛教中所说八大地狱中的第八地狱,在诸地狱中为受苦最重者,在世间作恶最重的人,死后当堕阿鼻地狱,
称丈夫的母亲,义同“婆婆”“婆母”。中古以前“家”与“姑”两字同音,“阿家”即“阿姑”。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九:“唐宋妇人每称其姑曰阿家,以曹大家例之,似阿家亦应读姑。”又,唐代称婆婆为“姑”,故
梵语arhat的音译,修持小乘佛教的人获得的最高果位,地位仅次于佛,相当于罗汉、菩萨。证得阿罗汉果者,意谓断除了一切烦恼,不生不灭,应当受到众生供养。能够做到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即能够知道自己他人过
对老年妇女的敬称。佛教典籍中常用于两种意义:①指丈夫的母亲,即“婆婆”“婆母”,义同“阿家”。《敦煌变文集·韩朋赋》:“阿婆报客,但道新妇,病卧在床,不胜医药。”②年老时丈夫对妻子的昵称。《敦煌变文集
踵,脚跟,泛指脚。肩膀挨着肩膀,脚接着脚。形容人多拥挤。佛教指佛、菩萨等为救度众生而混迹于尘世,跻身于尘世拥挤的人群之中。《虚堂和尚语录》卷八:“黄面老子每日与诸人挨肩接踵,未尝少间。”上古汉语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