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历代画论

(2)画以得其性情为妙

分类:历代画论3156字

图画天地,品类①群生②。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③。千变万化,事各缪④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⑤。

——东汉·王延寿⑥《鲁灵光殿赋》

[注释]

①品类——区分物类。

②群生——指一切生物。《庄子·在宥》:“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

③丹青——指绘画颜料。

④缪——乖误。引申为不同。

⑤情——感情;情趣;情态。

⑥王延寿——东汉辞赋家。字文考,南郡宜城(今属湖北)人。王逸之子,早逝,年仅二十余岁。

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性情而已,奈何世人不察,徒欲供玩好耶?

——北宋·李公麟①语,见《宣和画谱》卷七

[注释]

①李公麟(1049—1106)——北宋画家。字伯时 ......     (共3156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历代画论

    (1)画与儒家之道

    吾道一以贯之①。(《里仁篇》第七)子②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③——《论语》[注释]①吾道一以贯之——《疏》:“用一理以统天下万事之理也。”②子——《论语》中指孔子(前551—前479

    9350字 85
  • 历代画论

    (2)画与老庄之道

    道冲①,而用之或不盈②。渊③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④,解其纷⑤,和其光⑥,同其尘⑦。湛⑧兮,似或存⑨。吾不知谁之子,象⑩帝之先。(第四章)道之为物,惟恍(11)惟惚(12)。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

    6887字 102
  • 历代画论

    (3)画与禅理

    惟顾生画古贤……凝神遐想,妙悟自然。(《论画体工用拓写》)——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论》卷二[按语]妙悟又称禅悟,是中国禅宗重要范畴之一。耿鉴《禅宗与中国画论》云:“唐·张彦远借‘妙悟’以论画,虽没有‘

    14167字 94
  • 历代画论

    2.画为心物熔冶之结晶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①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外储说》)——《韩非子②》

    8408字 80
  • 历代画论

    (1)画心画也

    子云①以字为心画,非穷理者,其语不能至是。画之为说,亦心画也。上古莫非一世之英,乃悉为此,岂市井庸工所能晓?——南宋·米友仁②《题新昌戏笔图》,见《铁网珊瑚》[注释]①子云——即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

    2570字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