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画论

帛画

分类:中国画论832字

中国古代画种,因画在“帛”上而得名。“帛”,金文字形解释为“从白从巾,或从白从贝”,本义为丝织品或财物(曾在中国古代长期作为实物货币使用)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等种类,如单根生丝织物为“缯”,双根为“缣”,更粗生丝织成的“绢”等。其质地为白色。以“帛”来通称丝织物主要在战国以前,在秦汉以后“帛”又被称为“缯”(如《说文》:帛,“缯”也)。最早明确提及丝帛用于书画的是在春秋时期,如《墨子·天志中》载有“书之竹帛,镂之金石”。“帛”用作书画必先施胶浆(否则书画时会洇),再在其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 ......     (共832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画论

    水墨画

    南宋范成大《石湖集·虎牙滩》卷十五诗:“倾崖溜雨色,惨淡水墨画。”水墨画,指中国画中纯用水墨而不施色彩的画。“有史以来,中国绘画就沿着两种体制齐头并进,一种是赋色的,叫做丹青;一种是墨笔的,称为‘水墨

    588字 31
  • 中国画论

    文人画

    明代董其昌《画旨》:“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远接衣钵

    415字 30
  • 中国画论

    院体画

    院体画,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体格的一种。顾名思义,是指由为宫廷服务的画院画家所创造的一种中国画风格体式。狭义的“院体画”特指宋代宫廷画院的绘画风格。如北宋徽宗时期的宫廷画院的工整精细画风,就

    857字 30
  • 中国画论

    道释画

    人物画的一种。其名最早见于《宣和画谱》卷一,而后历代著述均从之。是以道教、佛教(释教是佛教在中国的“别称”)为内容的绘画类型。其鼎盛期为魏晋、南北朝及唐代,其间名家辈出,所作以壁画为多。佛教画如东晋顾

    502字 23
  • 中国画论

    写真

    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座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是说,武烈太子为诸座上客画像,画得很真实,让童孺一看便知是谁。其后,“写真”便成了肖像画的代名词。因

    357字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