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画
本名“凹凸花”,古画之一种样式。其名最早见诸《建康实录》卷十七,如“寺门遍画凹凸花,代称张僧繇手迹,其花乃天竺(古印度)遗法,朱及青绿所成,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即平,世咸异之,乃名‘凹凸寺’”。张僧繇之后又有唐初画家尉迟乙僧,其画亦加晕染,有阴影而立体感强(事见《唐朝名画录》之“尉迟乙僧”条)。至于“凹凸画”之名称,仅见《佩文斋书画谱》卷二十之“明杨慎记凹凸画”条目名,但所述事实与《建康实录》相同。可见这种艺术样式较诸彼时以线为钩勒的本土样式不同,因其强调明暗(阴阳)和色彩晕染,而有立体感。这也是中国绘画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受到外来艺术影 ...... (共280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