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名的同异
有些词调在它的流传过程中,产生出了不止一个别名,实际上在字句格律方面是完全相同的。词调别名往往来源于前人的名作,例如《卜算子》,苏轼作过一首,其中有“缺月挂疏桐”一句,于是就有了《缺月挂疏桐》的别名;秦观的儿子秦湛也填过这首词,其中有“极目烟中百尺楼”的句子,于是又名《百尺楼》;宋代有个和尚叫僧皎,他填这首词有“目断楚天遥”之句,于是又名《楚天遥》;还有一位宋代的无名作家写过“蹙破眉峰碧”的句子,遂又名《眉峰碧》。又比如《念奴娇》这个词调,是我们很熟悉的,苏轼《念奴娇》第一句就是“大江东去”,于是这个词调又被叫做《大江东去》;苏词的 ...... (共758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