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中华”
“中华”,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来借称“中国”。上古时的华夏族(汉族古称),始建于黄河流域,因自认为居天下之中央,而将周边地区称为四方,故称中国。《诗经·大雅·生民之什》载:“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庄子·田子方》载:“吾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可见,“中国”是一个地域性概念。中国亦称中华,中华之“华”含有文采、精粹、光辉之义,意谓文化之发达。元王元亮在《唐律疏议》释文中称:“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中华。”华夏民族在其发展壮 ...... (共545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