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汉语词类

(二)五行说

分类:汉语词类377字

我国战国时代,有一个哲学流派,提倡阴阳五行说,其代表人物有邹衍等。五行也叫 “五材”。他们认为世界是由 “木”“火”“土”“金”“水” 五种元素构成,这五种元素相生相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 “五德始终”理论,想借此来解释社会的更迭和事物的发展。这种理论虽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在内,但本质上仍属于充满了神秘主义的历史循环论。汉代许慎在写 《说文》时,也不免受到这种理论的影响,如说 “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凡五之属皆从五”,说 “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衺出也,凡七之属皆从七”,说 “九,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凡九之属 ......     (共377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汉语词类

    (三)从构词重叠到构形重叠

    汉语形容词在发展中曾出现过多种重叠形式。这些重叠形式,从性质上说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构词重叠,另一类是构形重叠。构词重叠是构词法问题,构形重叠是一个词内部的词形变化问题。这两种重叠形式都很重要,因为它们不

    2638字 97
  • 引言

    汉语语法史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汉语词类史,二是汉语句法史。本书所研究的内容仅限于汉语词类史。汉语有几千年的发展史。汉语词类史和汉语句法史,在长期发展中融为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

    1224字 177
  • 一、地上资料和地下资料

    地上资料是指传世文献资料,地下资料是指考古发现的语言文字资料。首先,我们应当承认,考古资料对揭示字词本义及纠正古籍流传中的讹误都非常有用。如:①左师触詟愿见赵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赵策四》)

    461字 185
  • 二、口语资料和史书资料

    上古汉语里,应当承认,书面语言和口语基本上是一致的。否则我们很难设想,上古时代的书面语言是完全脱离口语而独立存在的。今天读起来,《尚书》的语言与《论语》《孟子》的语言,与《史记》的语言确有不同,但那是由

    776字 162
  • 三、本土资料和译经资料

    近些年来,汉译佛经语言成为语言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并且也实实在在地推出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大家知道,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谁都不会去使用翻译资料,因为现代有足够多的资料供你去分析,去概括。可是古代却有所不同

    1539字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