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活性炭纤维在环境与能源领域应用

1.2.1 孔隙结构

活性炭纤维表面光滑、灰分低。活化后生成的空隙有90%为微孔(r<2nm),孔径介于0.8~1.0nm之间,基本小于2.0nm 的孔径分布窄且均匀,这与粒状活性炭有很大不同,如图1-3和图1-4所示,颗粒活性炭微孔、中孔、大孔呈分散型分布,且这些微孔基本开口于纤维表面,这就能缩短吸附质到达纤维表面的路径,从而提高吸附速率。另外,活性炭纤维拥有较大比表面积,一般介于1000~3000m2/g之间。

图1-3 活性炭纤维与颗粒状活性炭(GAC)的模型结构

图1-4 GAC和ACF的孔径分布[32]

Yang[44]认为活性炭纤维产生微孔的原因有如下几点:①前体物(聚合物和沥青)不含灰分,而矿物质可以作为催化颗粒产生微孔。②类石墨 ......     (共603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第1章 活性炭纤维的制备、结构及性能

    碳作为一种材料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一百多年前,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就用碳丝作为灯丝制成第一盏电灯。20世纪60年代,随着碳纤维工业的发展,一代新的高效吸附材料——活性炭纤维(activatedcarbon

    2145字 110
  • 1.1.1 原料纤维

    作为颗粒活性炭(granularactivatedcarbon,GAC)和粉末活性炭(powderactivatedcarbon,PAC)之后的第三代活性炭产品,活性炭纤维不但弥补了GAC和PAC的部分

    841字 120
  • 1.1.2 制备基本流程

    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思想和普通碳纤维的截然相反,普通碳纤维力图保证纤维表面平整,而活性炭纤维则需要形成丰富的微孔。不同基底的活性炭纤维制备过程不尽相同,以PAN-ACF和沥青基ACF为例,其制备流程如图1-

    550字 130
  • 1.1.3 预氧化(稳定化)

    预氧化处理一般采用空气预氧化的方法,原料纤维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缓慢氧化一定时间,或者按照一定的升温程序升温预氧化。预氧化步骤只会使用在PAN-ACF和沥青基ACF的制备过程中。预氧化的目的是使原料纤维

    662字 118
  • 1.1.4 碳化

    碳化[23-25]实际就是去除木材、煤、树脂、沥青等原料中氧、氢元素的热解过程。经过碳化,原料中剩余的碳原子重排成基于石墨晶格的有限平面内的缩合芳环。这些石墨微晶相互之间配向不规则,导致各微晶之间存在空

    599字 140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