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河南碑刻

《升仙太子碑》中的太子究竟指谁?

分类:河南碑刻1387字

立于偃师缑山之巅,由唐代武则天撰写的《升仙太子碑》,高6.7米,上宽1.58米,下宽1.73米,略呈梯形。盘龙碑首,神龟碑座。碑文33行,每行66字,共2178字。缑山作为平原上一块凸起的台地,虽然海拔只有300米,但名气却大得很,被尊为道教“福地”。据说,在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排行第六十位。

缑山之名来自传说中的西王母。据说西王母姓缑,曾在此修炼成仙,故名缑氏山,简称缑山。据史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曾“行幸缑山”、“寻仙人迹”;唐武则天对缑氏山的偏爱更是非同一般。据史载,武则天于神功元年(697年)在缑山修升仙太子庙;圣历二年(699年)二月四日,前往嵩山 ......     (共1387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漫说碑刻

    如今的人们对于碑刻也许并不陌生,但如果要问及碑刻的内涵、碑刻产生的过程、碑刻的结构以及与碑刻相关的历史,能说得清、道得明的恐怕不会太多。本文拟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用通俗的语言,将碑刻知识尽可能详尽地向读

    2176字 110
  • 河南碑刻知多少

    说起河南碑刻,有两个概念要分清:其一是曾在河南境内存身的碑刻;其二是河南境内现存的碑刻。自古以来,河南境内究竟先后有过多少碑刻存身,随着时光的推移,世道的沧桑,恐怕已没有人能说得清了。那么,河南境内现存

    1855字 130
  • 河南现存重点碑刻录

    两汉《冯孺人墓记》西汉新莽天风五年(18)刻,唐河出土。《赵菿碑》东汉建武四年(28)刻,南阳出土。《姚孝经墓记》东汉永平十六年(73)刻。《侍廷里父老郸买田约束石券》东汉建初二年(77)刻。《袁安碑》

    8797字 119
  • 河南现存重点碑刻分布

    河南博物院《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92)刻,偃师出土。《甘陵相碑》东汉建和元年(147)立,孟津出土。《闻熹长韩仁铭碑》东汉熹平四年(175)立,原存荥阳市。《徐美人墓志》又名《西晋贾皇后乳母徐美人墓志

    9879字 150
  • 多姿多彩的河南石刻艺术

    河南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石刻遗存极其丰富。除却遍布全省的石刻造像艺术外,丰富多彩的汉画像石及诸体皆备的碑志经石,更是灿若繁星。这些石刻在印证古人生活轨迹、宗教意趣的同时,也塑造着民族精神、传承着中

    4097字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