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仙太子碑》中的太子究竟指谁?
立于偃师缑山之巅,由唐代武则天撰写的《升仙太子碑》,高6.7米,上宽1.58米,下宽1.73米,略呈梯形。盘龙碑首,神龟碑座。碑文33行,每行66字,共2178字。缑山作为平原上一块凸起的台地,虽然海拔只有300米,但名气却大得很,被尊为道教“福地”。据说,在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排行第六十位。
缑山之名来自传说中的西王母。据说西王母姓缑,曾在此修炼成仙,故名缑氏山,简称缑山。据史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曾“行幸缑山”、“寻仙人迹”;唐武则天对缑氏山的偏爱更是非同一般。据史载,武则天于神功元年(697年)在缑山修升仙太子庙;圣历二年(699年)二月四日,前往嵩山 ...... (共1387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