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汉化佛教法器服饰

现图曼荼罗

分类:汉化佛教法器服饰2913字

佛教寺院的壁画或卷轴画等类画面中,常出现由方形和圆形图案界成的画。画的是曼荼罗,这类画特称现图曼荼罗。

南亚次大陆的密宗在修持自创的一套“秘密法”时,为防止魔鬼聚合侵袭,在地上画出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区域,甚至建立一个土坛,在上面摆上法器,画上佛像、菩萨像等。这个区域之内,就成为佛和菩萨等诸位聚集之地,称为曼荼罗,意译“坛”、“坛场”、“轮圆具足”、“聚集”等。一般在修行完毕以后撤消。

汉化佛教和藏传佛教采用壁画、卷轴画等方式绘出曼荼罗,长期保存,修行时对之用功。传至日、朝诸国,亦复如是,而且有青出于蓝之势。这是因为汉化佛教的密宗在宋 ......     (共2913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汉化佛教法器服饰

    2 三具足

    所谓“三具足”,就是香炉一具,烛台一对,花瓶一对。按种类为三,故称“三具足”;按个数为五,则称为“五具足”。这一整套摆在供桌之上。民间称为“五供”。应该说明,这样一套上供的供器是通用型的,或者说是“全民

    1333字 76
  • 汉化佛教法器服饰

    3 七宝与八吉祥

    七宝,是梵语Saptaratnani的意译。它有两种涵义:一种涵义是指佛国七种珍贵的珠宝金玉。其种类与用途,各经所说不一。今举四种有代表性的说法如下:《无量寿经》卷上:“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

    3684字 90
  • 汉化佛教法器服饰

    9 拂尘

    拂尘,现代北方口语称为“蝇刷子”。是一种驱除蝇蚋的工具,相当于“马尾巴的功能”。其造型,一般为:细长的柄部,木制、竹制、藤制的常见,高级的有牙、犀、玉等质料的;和柄部相连接,如半个皮球状的束毛主轴底圈,

    549字 87
  • 汉化佛教法器服饰

    1 璎珞与华鬘

    璎珞是古代南亚次大陆的人们——特别是贵族——用来装饰身体的一大类首饰的梵文意译。追溯佛经中相对应的梵文原来的词语,大致有以下几个:Muktā-hāra,其中Muktā义为“珍珠”,hāra则有“成串”之

    3588字 71
  • 汉化佛教法器服饰

    3 数珠

    数珠,是梵文Pasaka-mala的意译,又译作念珠、佛珠等。音译“钵塞莫”。它是佛教徒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它是由璎珞和华鬘演变而来的。由佩戴在身上仅为庄严之用转为掐着计数,那是一转念就能悟出

    1327字 81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