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容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标志之一是礼与仪的分离。礼容是仪所涵盖的内容[1],礼分离容,并不是春秋时期人的发明,郑玄云:“商家典乐之官,知礼容,所以礼署称容台。”[2]可见礼容作为礼仪的要素被人清楚认识很早,即使春秋时期礼容也是懂礼的标志,“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3]。那么为什么礼仪相分成为礼崩乐坏的标志了呢?周大夫单襄公云“观容而知其心”,即人的动静、言语等容仪是其心志的表现,容仪不符合礼的规定,当然被视为礼崩乐坏了[4]。礼崩乐坏对汉代礼仪建设的影响是明显的,姑且不说叔孙通对秦仪的钟情,汉初礼仪著作留存至今的即为容礼,贾谊《新书》中有 ...... (共2097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