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肝素

1.4 肝素的效价分析

分类:肝素1339字

1923年,Howell将肝素的生物活性单位定义为: 能使1mL猫血在0℃保持流动达24h的最低肝素量为1单位[5]。测定活性时,直接从麻醉的猫体内取血,置入含有不同浓度肝素的试管。Schutz[34]采用兔血,按Howell的方法,24h时读数。Jorpes[12]用新鲜牛血测定肝素活性,最初是在24h时读取数值,后来分别在2,4,8和16h时读数。

虽然这些方法用的都是未加入抗凝剂的全血,可视为符合生理条件,但每次检测前都需现取新鲜血液对于大量样品的分析检测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且不能用相同底物重复检测。后来Reinert等[35]和Foster等[36]采用加柠檬酸盐作为抗凝剂的牛血浆或羊血浆,这种血浆可大批量冷冻保存,在测定的方便 ......     (共1339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第1章 肝素的发展简史

    肝素发现于1916年,20世纪20年代即有商品化产品,30年代开始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肝素的化学结构研究历经了艰难历程,直至60年代,肝素链中的基本双糖单元才得以确定。1976年,发现仅三分之一的肝素链

    304字 89
  • 1.1 肝素的发现

    早在1911年,Doyon等[1]就从肝脏中分离得到一种水溶性抗凝物质,当时未引起关注。一般认为肝素最早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HopkinsUniversity)生理学实验室的McLean发现

    973字 114
  • 1.2 肝素的工业化生产

    肝素的首次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Hynson、Westcott和Dumming等人完成,原料为犬肝脏。当时提取到的肝素纯度极低(1%~2%),活性仅5U/mg左右,因毒性太大不能用于动物

    1151字 98
  • 1.3 肝素的化学结构解析

    最初由McLean分离到的抗凝物质被认为是一种磷脂。20世纪20年代,随着Howell对提取工艺的改进,认识到磷脂对于肝素来说其实是杂质成分。1928年,Howell[6]确定肝素是一种含硫的糖类。对于

    1817字 106
  • 1.5 肝素标准物质的发展

    肝素测定的早期,研究者们就认识到建立标准物质的必要性,不同测定方法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此种需求。从犬肝脏中提取的第一个商品化肝素产品,采用Howell法测定效价为5U/mg。Charles和Scott制备

    1257字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