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古书编例史

关于图书编撰形式的说明

分类:古书编例史1820字

图书编撰形式方面的说明主要有全书章节、编排体例、引书、人物称谓、书写形式、符号使用等方面的说明。

(一)有关全书章节的说明

清徐大椿《道德经注》“凡例”云:

《史记》只云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是时止有上下篇,而无分章之目,后世有分五十五、六十四、六十八、七十二、八十一之殊,并有每章各立名目如首章名体道,二章名养身之类,皆后人之所拟,俱无足取,而唐玄宗又分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亦未为的论,今止分上下二篇为八十一章,以存假落指归而巳。

《史记》所载老子《道德经》只上下两篇,并无章节分次,后人将其分章,有55、64、68、72、81章之别, ......     (共182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一、编例释义

    编例是“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应用文。编辑准备编一本多本稿的图书,或编辑部拟编辑出版一套丛书,在正式组织作者进行写作之前,需拟写一份‘编例’,把全套或一本多本稿的书的编辑意图、写作要求、体例规格要求

    331字 148
  • 从“凡例”说起

    “凡例”源于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之句。《左传》中有50处言“凡”者,来说明《春秋》在行文属辞上的规律,如《左传》隐公七年有云: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称嗣也,以继

    1626字 116
  • 图书编例

    由于“凡例”二字首先由后人研究《春秋》引出,故后世所言凡例大都专指图书凡例。那么什么是图书凡例?现在许多工具书都对“凡例”进行了界定,如《辞海》(1999年缩印本)解释说:说明著作内容和编纂体例的文字。

    1309字 109
  • 二、古书编例的内容

    图书编例至宋代已发展成熟,到明清时期更加完备,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了图书编撰的方方面面。现根据历代图书正文之前的成文凡例作一归纳,主要是关于图书编撰经过、编撰内容与编撰形式三个方面的说明。

    94字 103
  • 关于图书编撰经过的说明

    关于图书编撰经过方面的说明不是编例内容的正宗,它显示了编例脱胎于序文的痕迹,主要包括著书缘起、作书目的、著书起讫时间以及成书过程等几个方面。如清陆廷灿《续茶经》“凡例”云:《茶经》着自唐桑苎翁,迄今千有

    885字 109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